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延吉新村街道以发挥基层自治优势为导向,以议事协商制度为基础,以“三微治理”为抓手,推动睦邻家园建设,打造了一批解难点、消痛点、通堵点的自治项目,让社区居民生活更加美好。
电梯“上不到顶”,坡道“下不到地”
延吉新村街道辖区内的延吉四村、延吉五六村和延吉七村三个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内的几幢高层电梯楼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困扰着大楼的居民。
(资料图)
受限于80年代电梯建造的技术水平,高楼的电梯只能升到次顶层。如今顶楼住户逐渐上了年纪,再要多爬这一层楼梯,大家感到十分吃力。“我们年纪大了,楼梯实在走不动。”拄着拐杖的李老伯每次来到延吉七村居委会总要唠叨两句。“有时候带我爸去医院看病,轮椅要扛上扛下,他上下楼梯还要磨半天,很痛苦。”陪同李老伯的儿子有时也会忍不住抱怨几句。
如果说电梯“上不到顶”只困扰顶层住户,那“下不到地”的坡道则影响了更多居民。近年来,杨浦各小区的楼道口陆续加装了残疾人坡道,为特殊人群提供出行便利。但延吉五村的65号、延吉六村的21号紧靠松花江路,地理位置特殊,楼层基础及地下管线情况复杂,难以施工改造。楼内住户每次出入都要爬一次楼梯,特殊人群出行更是不便,短短几级楼梯成为了楼内住户怎么也迈不过去的坎。
居民自治协商议事,同心协力化解难题
困扰着这几幢大楼居民的问题,引起了街道高度重视,街道相关负责人多次赴实地勘测,召开联席会议探索解决方法。延吉四村依托睦邻中心的议事协商机制,由居委会牵头、业委会主导、社区多方参与,通过居民自治自筹的方式,率先完成了小区3栋大楼的4部电梯更新改造,开创了居民自治加装电梯的先河。
有了成功的示范先例,延吉五六村和延吉七村也“照葫芦画瓢”,通过多方参与、共同协商的方式完成了大楼的电梯和坡道改造工程。
延吉七村居委会充分发挥街道第三睦邻中心的协商议事功能,听取居民意见后,第一时间启动协商议事程序,召开了业委会、居民代表、社区大管家、电梯施工公司等多方参与的电梯改造协商会。会上,各方畅所欲言,初步达成了更换电梯的意向。
之后的几个月内,自治骨干业委会王主任多次组织业委会和楼内的热心居民对楼内住户开展调查和意见征询工作。议事协商会也从睦邻中心开到了14楼的楼道空间,居民搬来桌椅,围坐一起讨论方案。历经10次协商会议,经过反复协商、讨论、谈判,电梯的施工、相关费用的分摊比例等细节问题逐渐明朗,电梯改造的方案终于敲定。多次沟通使得邻里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居民自治的活力也被充分激发。
延吉五六村65号大楼便民通道安装工程则会同建交委、房管局、绿化市容局、规划局等多方部门参与,最终制定了可行的实施方案——楼栋破门沿街安装坡道。
方案定下后,小区业委会主动作为,承担起了这项改造项目的自治管理工作。虽然加装坡道是楼内居民共同的期盼,但听说需要25万元建设资金,有部分居民不太情愿,也有居民担心沿街破门增设通道会带来安全隐患……征询初期,业委会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作为居民自治的领路人,居委会主动搭建了沟通平台,邀请了区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施工公司代表、居民代表们共同参与议事协商。会上,职能部门和施工公司解释了本次施工的难点,详细解读了工程资金的使用明细,消除了居民的疑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提出可以利用党建项目资金,完善坡道安装后的防盗门加装、监控设置等安保项目。经过5次听证会、10次协调会,最终楼内居民以100%的赞成率通过了坡道改造工程。
居民全过程民主参与,自治项目便民暖心
项目方案敲定后,自治金的筹集是第二道难关。延吉七村居委会介绍,每个电梯更新工程需花费10万元,在自治金的出资上他们并没有花多少力气去做思想工作。“为了保障整体的利益,热心邻居们自发对有犹豫的住户开展说服工作。”居委会主任倪倩指着21号大楼14楼楼道的红色铁门说,“这层楼的热心居民每天都记录更新升梯工程的进度以及出资住户名单,最后整幢楼的住户都出现在了名单上。”
最终,延吉七村的18号、71号大楼由14楼居民每户分摊5000元,21号、60号大楼由14楼居民每户分摊6176元,其余部分由业委会开会业主同意维修基金出资。后续的两年间,居委会又利用街道“一居一品”项目资金为8台电梯做了维修保养。
热心居民的参与为自治项目增色不少。延吉五六村沿街安装坡道的过程中,楼内居民经常主动来到施工现场出谋划策。有时,施工时突发小故障,楼内热心居民会拿上自家的工具箱为施工人员搭把手。每天晚上,家住3楼的陆阿姨都会到一楼来做大扫除,清理施工遗留的杂物垃圾,“楼道暗,进出的老人小孩不注意,如果踩到钉子那是很危险的。”居民出资、居民参与、居民得益,因为参与了自治项目的实施过程,大家在享受项目的成果时心里感觉更甜了。
如今,延吉七村的四幢大楼都已顺利完成了电梯升梯改造,延吉五六村的两幢大楼完成了沿街便民坡道安装。后续,延吉四村、延吉五六村、延吉七村居委会将开展经验互鉴交流,以便更好开展便民工程,把关乎居民生活的每件事做实做好。